
字似雨,內蒙古自治區美協會員、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協會理事。
1962年出生,先后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中國文學系、清華美院設計專業、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孫志均工筆人物畫高級研修班。
自幼專習國畫數十年,博采眾長,涉獵研習古今各流派的繪畫特點,人物、花卉、翎毛、走獸、山水,皆有所得,擅工筆寫意人物,尤以工筆為佳。近得人物畫名家王澍先生衣缽,遠承吳道子、任伯年風骨。傳統繪畫功力深厚,技法精嚴,行筆流暢,頓挫自如。同時師古不泥,因熟諳透視原理,鉆研考古博物,由于精通電腦繪圖和設計,故在形象創作中符合現代解剖學及透視學原理,參揉超現實表現技法,融西洋畫理于傳統筆墨之中而不著跡象。
作品內容不拘今古,不避凡圣,形象必求傳神,構圖力趨別致,工致細膩,虛實變換。或有仕女色彩秾麗;或有仙佛含蓄雋雅。雖力追古法,有兩宋院體的工細,又融會貫通,有工中帶寫的灑脫;境在筆下,意在畫外,皆頗富寓意,從而形成獨特的畫風。
書畫同源,書法的用筆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語言,離開了書法的用筆和章法氣韻,就很難言及中國畫。所以,曾跟隨書畫大家王仲年先生學習書法畫理(王仲年先生的書法:“佛牙舍利塔”五個大字被周恩來總理指定作為匾額懸掛在北京八大處山門前牌坊上)。
小識不窺大道,小工不臻大美。畫技之外,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除源于已故中國人物畫名家王澍先生,還向易學名家王立軍學習易占,對于筮法堪輿,也頗有心得。并探尋以易解意,以畫喻理的美學表述。
自皈依藏傳佛教,曾潛心受教,于領受唐卡繪制開許后,開始研究以工筆畫技法繪制唐卡,在嚴格遵循佛教造像度量經的基礎上,以更引發觀者共鳴的藝術效果呈現撼動心靈的意境。力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飄逸之外”,而能“直造古人不到處”。
1995年參加95中國畫大展并獲獎,工筆人物畫《風》被中國中央電視臺書畫院收藏。
1997年參加第二屆中國“畫圣杯”書畫大獎賽,工筆人物畫《山鬼》獲優秀獎。
1998年入選參加海峽兩岸名人名家書畫大展、中國黃河魂藝術大展、跨世紀翰墨藝術作品聯展。
1999年參加“世紀.中國風情中國畫展”,工筆人物畫《初夏》入選,并被組委會收藏。
2000年,捐出多幅畫作,參加著名臺灣慈善機構“關愛之家”組織的藝術品慈善拍賣。
1999年皈依于佛教格魯派上師,賜予法名智華丹增。2003年,由佛教上師授予佛像繪制傳承,并得到繪制開許后,開始按照佛像量度儀軌繪制佛像。
2005年,繪制唐卡《長壽佛》供奉哲蚌寺。
2010年,人物畫《羅漢圖》被美國加州州長收藏,并獲得美加州頒發的中美友好藝術家證書。
2013年6月,在呼和浩特參加“云游今古”國畫新作七人聯展,五幅作品被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收藏。
2013年11月,工筆畫《紅葉》成功的參加呼市紅十字會和呼市榮寶齋聯合舉辦的慈善拍賣。
又于12月,工筆畫《木蘭辭》入選參加第四屆“中國夢.長城魂藝術大展”,獲銀獎,并為組委會收藏。
2014年6月,在榮寶齋(呼市分店)舉辦“致工空境”個人工筆作品展,進行“唐卡的源流、繪制與欣賞”主題講座,并與內大馬驥教授聯合進行了“王昭君藝術形象的歷史沿革”的講座。
2014年8月,參加中國長城書畫協會在北歐舉辦的作品巡展。
2014年12月,第五屆“中國夢.長城魂藝術大展”,工筆作品《鷹》獲金獎,并為組委會收藏。
作品《鷹》與《文成公主》和《紅葉》入選第九屆文博會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
法國國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法建交50周年2014盧浮宮卡魯賽爾國際藝術沙龍展” (50 ANS DE RELATIONS DIPOMATIQUES FRANCE-CHINE SALON SNBA 2014 ),工筆作品《茫然》獲得評委特別獎。
2015年7月,加入西班牙王國美術家雕刻家協會(ASOCIAION ESPANOLA DE PINTORES Y ESCULTORES),并受邀參加2016年度西班牙國際美術展。
2015年9月,“法國盧浮宮卡魯塞爾藝術展中國藝術家十年回顧展”,獲十年輝煌紀念獎。
2015年10月,“首屆韓中墨筆國際交流展”,寫意作品《醒獅》、《雄風》由韓國純粹美術協會收藏。
2015年12月,受邀參加法國國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15盧浮宮卡魯賽爾國際藝術沙龍展”(SOCIETE NATIONALE DES BEAUX ARTS 2015),工筆作品《江山》、《異類》獲得繪畫類金獎。
2016年12月,作品《征途》入選“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
2016年12月,作品《渾沌》受邀參加法國國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16盧浮宮卡魯賽爾國際藝術沙龍展”(SOCIETE NATIONALE DES BEAUX ARTS 2016)。





(責任編輯:)